![]() |
GOOGLE GLASS的外觀與一般眼鏡無異 |
虛擬實境的人物及場景是利用實物與實景、拍攝的照片、預錄的影片或憲乓影片作背景或場景,只在「人物」或「人機」互動時,才須建構必要的物件或機器模型。因為對電腦圖形所造成的負擔較低,因此很適合運用在線上或手機上的產品行銷與購物。
擴增實境技術在台灣的發展又是如何呢?
2003年起,擴增實境在台灣的市場需求逐漸升溫,2005年後持續發展,開始支援線上即時操作的發展軟體開始上市。在2012年,烤秋勤樂團更是突破傳統包裝框架,發行了首張完全應用AR擴增實境技術包裝設計的專輯《發生了什麼事?》。整體包裝使用 AR 擴增實境技術打造,所有文字及動畫需搭配特地為 iOS 和 Android 製作的 AR! Kou App 程式才能看到,可以說是全球首創第一張完全用AR擴增實境包裝的專輯。《發生了什麼事?》成為全世界首張擴增實境專輯,也將該技術及唱片包裝設計推向了一個更新的層次。
![]() |
原本單調的唱片封面,透過裝置中的APP,展現擴增實境隱含的秘密 |
擴增實境也出現在這個月剛結束的新竹台灣燈會中,當使用者點選【輕鬆颩燈會】功能進入查詢,不論是點選哪一個次項目,都會打開手機上的照相功能,使用者可以拿著手機360度環繞,以現場的真實空間作背景,找尋的標地物的正確方位,並進一步取得資訊,省去了迷路看地圖的麻煩。
《發生了什麼事?》是運用擴增實境去成功行銷商品的案例,我認為這樣的技術在行動裝置密度極高的台灣,更是大有可為。例如可應用於旅遊業,可將擴增情境設立於使用者不熟悉的旅遊景點上,隨著使用者的行走路徑,介面根據使用者的需求跳出附近的美食住宿相關資訊;又或者可應用於醫療相關方面,台灣漸邁向高齡化社會,在家中老人發生緊急情況時,若能結合擴增實境技術和醫療知識,讓民眾可在醫療人員到達前,得到 119 接線人員一步一步的詳細指示,將可把握黃金救治時間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